新闻资讯
/ News information

超高温环境下怎么测温度?高温传感器的 “抗热秘诀” 是什么?​

作者:小编 发布时间:2025-09-04 23:08 浏览次数:

在钢铁冶炼的熔炉深处、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内,或是核反应堆的核心区域,温度常突破2000℃甚至更高。这些极端环境不仅挑战人类认知,更对温度测量技术提出严苛要求:如何在超高温下实现精准、稳定、持久的测温?传感器又凭什么在“烈焰”中存活?本文将从技术原理、材料突破、工程实践三个维度,揭开超高温测量的神秘面纱。

超高温环境下怎么测温度?高温传感器的 “抗热秘诀” 是什么?​(图1)

一、超高温测量的核心挑战:当物理定律成为“枷锁”


超高温环境对测量技术的挑战,本质上是物理极限与工程实现的矛盾。例如,传统热电偶在1500℃以上会因金属原子扩散导致性能衰减;红外测温仪的镜头材料在高温辐射下易熔化;而接触式传感器若缺乏保护,探头可能直接与被测物熔为一体。更棘手的是,高温往往伴随高压、强腐蚀、剧烈振动等复合因素,进一步加剧测量难度。


关键问题:如何在不破坏被测系统的情况下,实现温度信号的精准捕获与稳定传输?


二、抗热秘诀:从材料到结构的系统性创新


超高温传感器的“生存法则”,是材料科学、热力学与微电子技术的深度融合。以下是其核心抗热技术:


1. 耐高温材料:从“金属时代”到“陶瓷纪元”


传统热电偶采用镍铬-镍硅合金,测温上限约1200℃;而新型钨铼合金热电偶可将上限提升至2300℃,其原理是通过高熔点金属的稳定晶格结构抵抗原子扩散。更前沿的方案采用氧化锆、氮化硅等陶瓷材料,这类材料不仅熔点超过2700℃,还具备优异的抗热震性(即抵抗温度骤变的能力)。例如,某型陶瓷热电偶已在航天发动机试车台中连续工作500小时,温度波动误差小于0.5%。


2. 非接触式测量:用“光”突破物理接触极限


红外测温技术通过捕捉物体辐射的红外波长推算温度,理论上可测量任意高温(仅受探测器材料限制)。但其难点在于:高温辐射能量极高,易导致探测器饱和或损坏。解决方案包括:


窄波段滤波:仅接收特定波长(如1.6μm)的红外光,避开环境干扰;

脉冲式测量:通过短时高功率激光激发被测物表面,利用反射光计算温度,避免持续辐射损伤;

蓝宝石光纤导光:将红外信号通过耐高温光纤传输至安全区域检测,实现“远程测温”。


3. 热隔离与主动冷却:为传感器“穿盔甲”


在接触式测量中,传感器探头需直接暴露于高温环境,但其电子元件必须保持在安全温度(通常<85℃)。为此,工程师设计了多层热隔离结构:


真空夹层:在探头与外壳间抽真空,阻断热传导;

相变材料:填充石蜡等物质,通过熔化吸热实现温度缓冲;

微型热管:利用毛细作用将热量从探头传导至远离电子元件的散热片。

某型航空发动机传感器采用此设计后,探头可耐受1600℃高温,而内部电路温度仅65℃。


三、应用场景:从实验室到工业现场的实践验证


超高温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


冶金行业:在电弧炉中,钨铼热电偶实时监测钢水温度,误差<1℃,确保合金成分精准控制;

能源领域:核反应堆采用光纤测温系统,通过分布式传感点监测燃料棒温度,防止熔毁风险;

航空航天:火箭发动机试车时,红外测温仪与陶瓷热电偶协同工作,同步获取燃烧室表面与内部温度场数据。

超高温环境下怎么测温度?高温传感器的 “抗热秘诀” 是什么?​(图2)

四、用户最关心的5个问题


Q1:超高温传感器能否用于测量液体温度?

A:可以,但需选择耐腐蚀型探头(如铂铑合金),并配备快速响应保护套管防止液体冲击损坏。


Q2:非接触式测温是否比接触式更准确?

A:非接触式测温受物体发射率、环境光干扰影响较大,需定期校准;接触式测温在稳定环境中精度更高,但可能破坏温度场。


Q3:传感器在高温下会“老化”吗?

A:会。金属材料会因原子扩散导致热电势漂移,陶瓷材料可能因晶界滑动产生裂纹。需通过材料纯化、结构优化延长寿命。


Q4:如何选择适合的测温范围?

A:根据被测物最高温度预留20%余量。例如,预期温度1800℃时,应选择量程0-2000℃的传感器。


Q5:超高温测量需要特殊安装吗?

A:需考虑热膨胀匹配(如传感器与固定支架材料热膨胀系数相近)、振动隔离(避免高温下材料脆化导致断裂)等因素。


本文总结


超高温测量是材料科学、热力学与工程技术的集大成者。从钨铼合金到陶瓷探头,从红外辐射到光纤导光,每一项技术突破都在拓展人类对温度的认知边界。未来,随着纳米材料、量子传感等技术的发展,超高温测量将向更高精度、更小体积、更强适应性迈进,为能源、航天、制造等领域的极端工况提供关键支撑。


转化条

Dytran传感器 - 动态世界的高级传感器

Copyright © 2025 版权所有 | 广州欧迈志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29096号
  • 首页
  • 在线咨询
  • 联系电话
  • 返回顶部